为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2024年证监会系统工作会议要求,3月11日,深交所组织召开2023年度债券监管发展业务座谈会,回顾总结2023年深交所债券市场建设工作,研究部署推进2024年重点任务。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有关地方财政厅、金融委员会办公室、金融工作局,发行人、市场中介、机构投资者等单位代表出席会议。
记者注意到,近期不少券商推出关于新质生产力的系列研究报告,挖掘投资机遇。券商分析师普遍认为,从中长期来看,新质生产力对标国内经济结构转型方向,因此新质生产力相关产业景气度或持续向上。
证券日报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的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产业的深度转型升级所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具有强大发展新动能,并能更快地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因此,新质生产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3月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三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回应当前我国金融风险形势时表示,当前我国金融风险总体可控。我国银行业保险业运行平稳,尤其主要金融机构经营稳健,可以说,我国金融安全基本盘非常稳固。无论对照国际,还是国内监管标准,我国金融业的主要“体检指标”都处于“健康区间”。
券商、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是金融市场运行中的重要环节,扮演着资本市场“看门人”的角色,尤其是在全面注册制下,切实提升中介机构执业质量和风控水平至关重要。与此同时,监管部门对中介机构的尽责履职情况和执业质量也十分重视。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介机构责任成为资本市场热点话题。
经济日报
“做好科技金融等‘五篇大文章’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也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在落实推进层面,金融机构服务能力的提升非常重要。”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日前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如何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如何有效提升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如何打通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堵点?记者为此开展了调研采访。
21世纪经济报道
具体来看,李云泽披露了当前金融监管总局正在研究和部署的多项政策措施,包括正在积极研究以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为平台,进一步扩大股权投资试点范围;正在研究降低乘用车贷款首付比,进一步优化新能源车险的定价机制;正在部署普惠金融专项行动,推动小微贷款增量扩面下沉等等。
2021年至今,监管层已经进行13轮现场检查,合计99家企业被抽中。其中近六成企业在监管高压下终止IPO 进程,截至目前,“中签”企业中,只有15家成功上市,通关率15.2%。整体来看,撤回比例高的年份主要集中在2021年和2022年,撤否率高达71.74%、58.82%,2023年开始,被抽中现场检查的企业撤回数量、撤回比例明显降低。2024年被抽中的2家企业,一家已问询,一家因财报更新中止。这与近年来监管层多番表态严打“一查就撤”现象有关。
第一财经
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各地代表团的政府官员以及来自一线的企业家、科学家和基层工作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对科技创新、制造业转型、稳外贸、扩内需、提振民企信心、优化营商环境、增强人民群众政策获得感等方面作出部署、提出务实有效的建议,也传递出经济大省勇挑大梁的信心和底气。
全国两会期间,智慧养老也是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之一。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今年向全国人大提交的《关于积极推进数字化技术服务民生保障事业的建议》中提到,建议充分发挥数字化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以数字化积极应对老龄化。
经济参考报
今年以来,上市公司积极开展股份回购,持续向市场传达积极信号,对修复市场信心、稳定投资者预期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注销式回购明显加快。据《经济参考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11日记者发稿,2024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披露回购股份并注销的相关公告数量已经超过百份。